DDG Laplace
原课件来自:https://brickisland.net/ddg-web/
Laplace-Beltrami
概述
Laplace-Beltrami算子(简称”Laplacian”)是普通Laplacian算子向弯曲流形(curved domains)的推广,通常用大写Delta($\Delta$)或Nabla平方($\nabla^2$)表示。本质上是描述标量场(scalar field)强度变化率的微分算子。对于一个定义在流形上的标量函数$u$,$\Delta u$衡量的是该函数在某点处的值与周围邻域平均值的差异程度。
应用领域广泛:
- 物理模拟:描述热传导、波动等物理现象
- 图论/网络分析:图Laplacian是网络结构研究的基础工具
- 机器学习:在半监督学习和流形学习中发挥关键作用
- 几何处理:曲面编辑、参数化等核心算法的基础
算法优势: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稀疏线性代数问题,可以利用现有高效算法和代码库快速求解。
Laplacian是Hessian的迹(trace),反映了函数在不同方向上的平均曲率。
物理中的拉普拉斯:从扩散到振动
-
热传导方程中,拉普拉斯算子描述的是“空间不平衡”:
\[\frac{\partial u}{\partial t} = \Delta u\]表示温度会沿着拉普拉斯梯度扩散,趋向于平衡。系统在长时间演化后达到稳态,即 $\Delta u = 0$,这就是拉普拉斯方程。
-
波动方程则引入了时间的二阶导数:
\[\frac{\partial^2 u}{\partial t^2} = \Delta u\]此时,拉普拉斯算子提供了“回复力”,使得系统发生周期性震荡。这是一个守恒系统,能量在动能与势能之间来回转换,而不像热方程那样耗散。
几何中的拉普拉斯:从曲率到频率
-
在微分几何中,拉普拉斯算子用于描述曲面的曲率特性。对于一个嵌入在三维空间中的曲面,其位置函数 $f$ 满足:
\[\Delta f = 2H N\]其中 $H$ 是平均曲率,$N$ 是法向量。这表明:拉普拉斯算子作用在位置函数上会得到曲率向量,是计算几何中提取曲率信息的有效工具。
-
拉普拉斯算子具有等距不变性(isometry invariance):即使形状发生了不拉伸的弯曲(如人体模型摆出不同姿势),拉普拉斯谱保持不变。这使其成为几何形状比较与匹配的重要工具。
-
在频率分解中,拉普拉斯算子的本征函数(满足 $\Delta \phi = \lambda \phi$)构成了曲面上函数空间的正交基底,类似于傅里叶变换。这些本征函数可以理解为几何频率,其对应的本征值 $\lambda$ 表示振荡强度,从而可以用于形状分析、滤波、压缩、特征提取等任务。
$\mathbb{R}^n$ 空间中的实例解析
在$n$维欧氏空间$\mathbb{R}^n$中,对于一个二阶可微的实值函数$u: \mathbb{R}^n \rightarrow \mathbb{R}$,其Laplacian定义为函数在各个坐标轴方向上的二阶偏导数之和:
$\Delta u = \sum_{i=1}^n \frac{\partial^2}{\partial x_i^2} u$,
特别地,在二维情况下可表示为:
$\Delta u (x,y)= \frac{\partial^2 u}{\partial x^2}(x,y) + \frac{\partial^2u}{\partial y^2}(x,y)$
考虑函数$u_1(x,y) = -x^2 - 2y^2$
计算过程:
\[\frac{\partial u_1}{\partial x} = -2x \quad \Rightarrow \quad \frac{\partial^2 u_1}{\partial x^2} = -2\] \[\frac{\partial u_1}{\partial y} = -4y \quad \Rightarrow \quad \frac{\partial^2 u_1}{\partial y^2} = -4\]因此:
\[\Delta u_1 = \frac{\partial^2 u_1}{\partial x^2} + \frac{\partial^2 u_1}{\partial y^2} = -2 + (-4) = -6\]物理意义:该结果表示在整个定义域内,函数呈现均匀的”凸起”特性($\Delta u_1 = -6 < 0$),对应向下开口的抛物面。
图拉普拉斯算子
图拉普拉斯算子 $ L $ 量化图中每个顶点值与其直接邻居平均值的偏离程度。对于顶点 $ i $:
\[(L\mathbf{u})_i = \underbrace{\left( \frac{1}{\deg(i)} \sum_{j \sim i} u_j \right)}_{\text{邻居平均值}} - u_i\]其中:
- $ \deg(i) $ 是顶点 $ i $ 的度数(邻居数量)
- $ j \sim i $ 表示所有与 $ i $ 直接相连的顶点 $ j $
- $ u_i $ 是存储在顶点 $ i $ 上的标量值(如智力分数)
为什么这是”二阶”算子?
虽然形式上是”平均值减去中心值”,但其本质对应于连续拉普拉斯算子的离散化:
-
一阶导数的离散形式
边上的差分:\(\nabla u \big|_{(i,j)} = u_j - u_i\) (测量相邻顶点的直接差异)
-
二阶导数的离散形式
顶点上的拉普拉斯:
\[\Delta u \big|_i \approx (L\mathbf{u})_i = \text{平均值} - u_i\]这实际上是一阶导数的散度(即梯度的梯度),因此是二阶运算 $\Delta u \approx \frac{u(x+h) + u(x-h) - 2u(x)}{h^2}$。
物理解释
拉普拉斯算子的统一视角
拉普拉斯算子($\Delta$)在连续和离散场景下具有统一的物理本质:衡量局部偏离平均值的程度。
数学定义:
-
连续空间:
\[\Delta u(x_0) \propto \lim_{\varepsilon \to 0} \frac{1}{\varepsilon^2} \left( \frac{1}{|S_\varepsilon|}\int_{S_\varepsilon} u\,dS - u(x_0) \right)\] -
离散图论:
\[(Lu)_i = \frac{1}{\deg(i)}\sum_{j\sim i} u_j - u_i\]
几何意义:
- $\Delta u > 0$:低于周围平均值(局部凹陷)
- $\Delta u < 0$:高于周围平均值(局部凸起)
- $\Delta u = 0$:调和状态(完美平衡)
热方程:扩散的动力学
热方程描述了系统趋向平衡的过程:
\[\frac{\partial u}{\partial t} = \Delta u\]核心机制:
- 凸起衰减:局部高温区($\Delta u < 0$)热量向外扩散
- 凹陷填充:局部低温区($\Delta u > 0$)吸收周围热量
- 终态收敛:所有点达到相同值($\Delta u = 0$)
社交网络类比:
- 每个节点的值随时间调整,逐步接近邻居平均值
- 最终整个网络达成共识(连通图情形)
- 在社交网络的语境下,拉普拉斯算子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群体智能平衡原理
稳态热方程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:
\[\Delta u = 0\]波动方程:弹性的舞蹈
波动方程揭示振动传播规律:
\[\frac{\partial^2 u}{\partial t^2} = \Delta u\]动态平衡机制:
- 超调恢复:高于平均的位置受向下力($\partial_t^2 u < 0$)
- 欠调提升:低于平均的位置受向上力($\partial_t^2 u > 0$)
- 能量守恒:振动能量在系统中持续转化
三方程的关系图示
热方程 ∂ₜu=Δu
│ 长时间演化
▼
拉普拉斯方程 Δu=0 —— 稳态平衡解
▲
│ 二阶时间扩展
波动方程 ∂ₜ²u=Δu —— 动态平衡系统
###
Enjoy Reading This Article?
Here are some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like to read next: